面對依然嚴峻復雜的疫情形勢,學院積極響應自治區直屬機關工委、自治區體育局黨組的號召,第一時間選派了包聯干部侯德奎(辦公室副主任)、冬梅(團委書記)兩名同志下沉天育星園社區,助力社區疫情防控工作。兩位同志成為了社區臨時黨支部的委員,迅速轉換角色,立即投入工作,同網格員、點位長充分溝通掌握社區基本情況,梳理“五本臺賬”,同步開展社區黨員志愿者的動員、小區大門值守、物資運送、核酸采集、區域消殺等工作,與社區干部一同“上崗”,并肩作戰。


我院包聯社區的干部與其他從不同崗位奔赴而來的同志們一道,從晨光微露到星光漫天,從寒風凌冽到雨雪風霜,心中只有一個共同的目標——守護天育星園社區的安全。

前行的路上,他們堅守的是一份責任和擔當。一聲“集結令”,一張“守護網”,在疫情防控的最前沿,他們每天辛苦工作,卻從未松懈,演繹著“逆行者”的抗疫故事……

11月25日和26日他們迎著寒風,用了整整2天的時間,把自治區婦聯、新城區工會的慰問物資牛奶、水、方便面、蔬菜包等,送到老弱病殘孕的特殊群體家中。他們把慰問品送到的同時也把政府對群眾的關心、關愛和溫暖傳遞到群眾心里,使人民群眾更加堅定抗疫的必勝信心。

在小區卡口值守時,他們是“守卡衛士”。對進出人員細致地進行信息登記、查驗“青城碼”、核查通行證等工作。遇到不會操作“青城碼”的人,他們也耐心等待,熱心地提醒。

在核酸檢測現場,他們是“溫馨大白”。用洪亮的聲音不厭其煩地提醒著大家遵守規定,間隔距離,排隊有序做核酸,在他們的維護下,使得大家秩序井然。

包聯社區的工作是細碎而繁瑣的,但他們每天都干勁十足,哪里有需要,哪里就有他們的身影。他們以愛心、耐心、細心、真心,詮釋了共產黨員為人民服務的宗旨,為社區筑起疫情防控的堅實屏障。
他們真心實意的幫助也贏得了包聯社區廣大居民的認可和關愛:“今天氣溫降了,你們多穿點衣服!”“你們,辛苦啦!”“疫情期間,有你們真暖心!”……一聲聲貼心的話語,是居民對包聯干部的溫情關懷和感恩,在這個寒意漸濃的日子里,愛與溫暖依舊在傳遞。
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“疫”中,考驗著每一名黨員的初心和使命、責任與擔當。點點微光,匯聚星火。正是身邊的這些“逆行者”的力量,感召著無數個黨員干部,他們毅然肩負“健康防火墻”的使命,履職盡職,危險時刻沖在前,艱苦工作干在前,為打贏這場疫情狙擊戰默默無聞的奉獻著。
供稿 / 宣傳統戰部
審核 / 張麗娟